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

複雜-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

書名複雜-走在秩序與混沌邊緣
原文書名COMPLEXITY-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
作者沃德羅普(M. Mitchell Waldrop)
譯者齊若蘭
出版者天下文化
ISBN957-621-247-2

關於《複雜》這本書的介紹與心得,我一直遲遲無法動筆。因為對這本書的高 度推崇,使我覺得,無論怎樣下筆,都無法說明得盡善盡美。但,該寫的還是得 寫。由於這本書在我心中的定位極其重要,若不寫下關於這本書的心得,後面其 他書籍我也無法介紹了。

會買下《複雜》,其實也真的是緣份。如我在《混沌》的心得中所說的,我的初 衷是想要了解混沌理論,並將理論應用在投資上。原本,我只打算買《混沌》而已 。但無意間在網路書店中搜尋到混沌的套書組合,名為「混沌二書」,引起我的 興趣。看了組合內容,一本就是《混沌》,另一本即是《複雜》。

我還記得當時的書評提到「這本書將讓我們了解人生的方向」。剛看到這段書評還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,這不是科普的書嗎?怎麼書評寫得跟勵志書籍一樣。儘管有些疑惑,但基於「 多接觸一本書也許能更了解混沌理論」的想法,我還是將兩本書都買下了。就這 麼一念之間,我開啟了通往複雜的大門。

嚴格說來,網路書店將《混沌》與《複雜》稱為「混沌二書」並不正確,因為混 沌只是複雜科學的一部份而已,而且完全不是複雜科學的重點,《複雜》書中對混 沌理論更是鮮少著墨。但若能了解混沌理論,在閱讀《複雜》時,將會如魚得水。

其實《混沌》與《複雜》都是在記述科學家們的奮鬥過程,但我卻給予《複雜》高 度的評價,對《混沌》卻視為泛泛。我想最大原因就是兩者之間有本質上的差異吧 。複雜科學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而出現的整合科學,而混沌理論只是對現象的探 索。我是較偏好解決問題的人。人類社會中,最複雜的可說是經濟問題了。本書 便以經濟學開頭,對於商學背景的我,這樣的開始,比起《混沌》要輕鬆多了。

《複雜》一書是在講述聖塔菲研究院(SFI, Santa Fe Institute)草創時期 ,來自各領域的精英們奮鬥的過程。在Google上可以找到聖塔菲的網站,似乎在 學界還有聖塔菲學派之稱,這部份我沒有研究,便不多說了,有興趣的人可以自 行深入了解。本書從質疑傳統經濟學開始,很對我的胃口。我對經濟學興趣的濫 觴,是高中時的經濟地理,當時覺得很有趣,我想我會選擇商學院而不選擇我很 有興趣的資訊科學,這是一個影響因素。

但在大學裡接觸愈多的經濟學,我愈來愈覺得不對勁,總覺得缺少了什麼,雖然我的一些疑問在傳統經濟學裡都有其自 圓其說的說法,但總還是無法讓我信服,雖然我也無法說出缺點在哪。但是,有 一點是我相當確信的,那就是透過傳統經濟模型計算出來的結果,根本沒意義! 模型的概念雖然正確,我同意,可是忽略掉太多因素計算出來的數字,我深深覺 得這有什麼用處?也在這樣的體會下,我跟經濟學是愈走愈遠,因為已失去了興 趣。所以,當書中描述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森(Philip Warren Anderson)聽完與會的經濟學者們講述經濟學之後,臉上微微一笑,說出「你們 真的相信這套嗎?」的情景時,我完全可以體會安德森為何這樣說,看到這幕我 也不禁莞爾。

作者說故事的方式引人入勝,我在閱讀的過程中,便常常因為書中人物的理 想與滿腔熱血,感受到有一股熱流在脊髓裡流竄,而有時又會因為詼諧的對話而 會心一笑。此外,聚集在聖塔菲的學者們均是一時之選,除了上面提到的安德森 ,還有196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、夸克理論的創始者,葛爾曼(Murray Gell-Mann)、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羅(Kenneth J. Arrow)、曾經參 與第一枚原子彈製造、1990年得到費米獎的柯文(George Cowan)等等,許多優 秀的人才齊聚一堂,並且激盪出新的概念,也是令我興奮不已的原因。

其實《複雜》書中所講述的「新」概念,對我們這些東方人而言,可一點也不 新鮮啊!特別是對東方哲學有所涉獵的人。亞瑟(W. Brian Arthur)在書中便 有提到這點。尤其是道家思想,牟宗三先生所說的道家的「有無玄同無限心」, 便是將世界看成動態的一種境界。即使如此,複雜科學仍然有其價值。東方以哲 學方式包含了複雜,西方則以科學方式探索複雜,兩者互補,相輔相成。

複雜科學的影響性在西方世界似乎也愈來愈大了,至少我後續在《長尾理論》 及《市場的真相》兩書中,都可以看到複雜科學的影子。而且我在讀完《複雜》後, 似乎也對我在閱讀西方的書籍有所幫助,以前看得很辛苦的翻譯書,現在閱讀起 來,不只輕鬆,速度也快上許多。說個題外話,《市場的真相》一書其實是早在《 複雜》之前購買的,在看到《複雜》書中的聖塔菲學院時,總覺得在哪聽過,之後 重新翻閱《市場的真相》時,才發現在這本書中便有提到聖塔菲研究院。最後,我 強烈的推薦《複雜》是值得各位一讀的好書。

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

混沌-不測風雲的背後

書名混沌-不測風雲的背後
原文書名Chaos-Making a New Science
作者葛雷易克(James Gleick)
譯者林和
出版者天下文化
ISBN957-621-131-X

這本書如同書名所寫的,是在講述混沌理論的發展。其實混沌理論在我高中 時期便已經略有耳聞(理論提出的時間當然又更早,遠在我出生之前。),但不 知為何,我總是一直提不起興趣去接觸,或許是直覺告訴我,這之中似乎沒有什 麼有趣之處。讓我開始想接觸混沌,起因於今年在誠品信義店翻閱了一本叫《金 融心理學》的書。書中提到了混沌理論在投資的應用,被稱為「混沌操作法」, 是由 Bill Williams所提出的,他還因此發展出一套技術指標「鱷魚線」。

我對技術指標是沒什麼興趣,但是混沌理論竟然可以應用在投資領域,倒是 勾起了我的興趣,我一向喜歡原始理論甚於應用,畢竟「運用之妙,存乎一心」 嘛,了解了根本,要怎麼應用就看個人了,因此我決定尋找關於混沌理論的書籍 ,於是便找上了這本《混沌》。

混沌理論最為人熟知的就是「蝴蝶效應」,這大概要拜電影「蝴蝶效應」所 賜(雖然我沒看過這部)。不過,蝴蝶效應僅是混沌理論的一部份,另外還有「 碎形」、「奇異吸子」等等。我想,蝴蝶效應之所以出名,有一半也可能要歸功 於它的概念是混沌中最淺顯易懂的吧-初始條件的些微差異會產生差異極大的結 果。

或許我本身並非理工出身,而且對單純的物理現象沒什麼興趣,所以讀完本 書之後的心得,就如同我最開始的直覺:「沒有什麼有趣的地方。」雖然讀完仍 有所獲,如「碎形」、「吸子」、「蝴蝶效應」等概念的釐清,但也沒有什麼令 人興奮的發現。書中在述說完上面的概念之後,大部份的內容都在記錄各種自然 科學領域中所發現的混沌現象-這對我來說實在有點枯躁乏味。而且就如同法默 (J. Doyne Farmer)所說的,混沌理論已經大致成形了,不會再有什麼令人驚 奇的大發現,理論本身也沒有再談論更深入的問題:如生命如何演化等。以我自 己閱讀的感想,後面所談論的由碎形組成的混沌圖形,根本已經是「審美」了。

很遺憾的,我沒有從混沌理論中尋找到什麼對我的投資操作具有極大助益的 東西。所以我並不建議閱讀這本書,除非是對自然科學相當有興趣的人,那倒可 一看。不過,還有一個例外情況-那就是當你從混沌走向複雜時。閱讀《複雜》這 本書,當然不一定要讀過《混沌》,但如果有《混沌》當作前置書籍,閱讀《複雜》會 更能融會貫通,收穫也更多。《複雜》就是我下一本要介紹的書籍-一本令我感到 雀躍不已的書。

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

不生病的生活

書名不生病的生活-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的健康秘訣
原文書名病気にならない生き方: ミラクル.エンザイムが寿命を決める
作者新谷弘實(新谷弘実)
譯者劉滌昭
出版者如何出版社
ISBN978-986-136-123-9

這本書是今年有次出門,在台北火車站捷運地下街的誠品書局等佩琳時,無 意中翻閱的。當時正好是新書上架,擺在架上展示,我便順手拿起翻閱。原本我 對這類養生書籍是沒啥興趣的.會促使我拿起這本書,我想有很大的原因是書的 副標題。市面上有很多養生書籍似乎都不是醫療專業人士出版的,我對這類書籍 有很大的疑慮,畢竟缺乏科學的依據,實在很難讓我信服。而<不生病的生活>的 副標題直接點出了這本書是醫師所著,讓我的疑慮減少了許多,才有了看看也無 妨的想法。就這麼一個念頭,可說扭轉了我對健康養生的看法。

我對健康養生的概念從小便僅止於沒有病痛,有運動習慣便足夠,最多再加 上一些來自新聞報導的健康資訊,但主要的想法都不脫離「無病痛,多運動」的 範圍。從飲食上來進行養生,一直是我認為是「不運動的懶人」才會在意的事。 這種視運動為萬靈丹的想法,現在想想還蠻好笑的,對人體完全缺乏了解的人才 會說出這種話吧。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飲食對人體的意義,而不再只視其為口 腹之慾的表徵。

因此,我可說是將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了相當大的改變。原本囫圇吞棗的吃 飯速度,改成一口咀嚼三十次以上。這點我覺得非常重要,雖然細嚼慢嚥是從小 就被教育的事,但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嚴重性,只有提到「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」。但人總是會被事實的表象所欺騙,腸胃的負擔我們感受不到,甚至連一點不 適感都沒有,就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,在快速、忙碌的生活中很快便忽略 掉了,至少,我以前就是這樣想的。書中則點出,囫圇吞棗的方式會增加腸胃系 統發生癌症及其他慢性病的可能性,才讓我知道其嚴重性。由於這點是可以由人 自行改變,而且無關飲食的種類,所以我認為是非常重要而且可立即修正的習慣 。因此,任何人都應該最少要能作到這點。還在拼吃飯速度的人們,放慢你們的 嘴巴吧!

任何事情都會有反面觀點,<不生病的生活>當然也不例外。有人對於書中提 到的「不食用牛奶及乳製品」提出相反的意見。牛奶的好壞爭議,早在我遇見這 本書前,便時有耳聞,這之間的複雜,也許還能牽扯到文化、商業層次呢。這點 或許便淪為信者恒信了,但我是傾向相信「儘量不食用乳製品及牛奶」的,他們 的論點較能說服我,加上牛奶並非是無法替代的食物,那就沒必要堅持一定得食 用牛奶了。但,日常生活中乳製品實在太多了,要全部避開實在不太可能,加上 乳酪真的很好吃!要我忍住這口腹之慾實在很難啊,因此才說「儘量」。關於「 不要食用牛奶」的相同論點,也有其他人提出過,有興趣的人可以到 PTT的素食 板(love-vegetal)搜尋「姜淑惠」,可以看到這位醫師的看法。或者在Google 上搜尋「姜淑惠 牛奶」也是可以的。

由於書中的內容相當豐富,我也不可能一一複述,關於書的內容,便在此打 住。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可以作為踏入健康養生的第一本書,如果說只需要這一本 是有點太誇張啦,畢竟資訊總是日新月異的,但在對於健康的重新認識,我想它 作得非常成功。書的價格也不貴,一本 230元,相當推薦買個一本留在身旁時時 提醒自己。

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

坦伯頓致富金律

書名坦伯頓致富金律
原文書名The templeton plan: 21 steps to personal success and real happiness
作者約翰.坦伯頓(John Marks Templeton)
譯者林婉華
出版者四方書城
ISBN986-80785-8-X

這本書是去年我逛誠品時買下的,在這之前,我已經買過坦伯頓的其他著作 ,共有四本,都是由「智富館」出版。這五本書的類型相同,皆是屬於倫理道德 跟勵志,而我認為這一本算是寫得最出色,條理清楚,雖然很多都是老生常談, 但在他的筆下,卻極具說服力。

坦伯頓本身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投資家之一,但卻不會出版任何有關投資的 書籍,反而強調人的心靈成長,這倒是蠻奇特的地方。最開始讓我認識他,不是 因為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,而是經濟日報上的一個專欄-「世紀投資封神榜」, 內容提到了坦伯頓的操作方式與哲學,引起了我的興趣,就此我便開始買坦伯頓 的書來看。

坦伯頓是個相當注重品德的人,這正是他吸引我之處,在投資界這種玩弄金 錢遊戲的產業,每個人開口閉口談的都是金錢遊戲的技術,被貪念衝昏頭的人比 比皆是,缺乏格調甚至是違背法令只追求利益的手法等等,這些實在是令人作嘔 。在這樣的環境裡,有個人非常注重品德,而且他還是那少數站在頂峰的人,這 真是令人振奮與欣慰,證明了只憑正道也是可以在這金錢遊戲裡取得成就。

這本書相較先前我看的四本坦伯頓著作,最大的差異便是每條金律下的案例 大多是坦伯頓自身的經歷或是他週遭親友的經歷,先前的著作則多是援引他人的 例子或是虛構的小故事,我想這就是為何這本書的說服力會較強的緣故了。

雖說我是去年中買下這本書,但直到今年農曆年我才有空將它看完。這或許 算是我的壞習慣啦,買的書可能隔了半年一年的才會開始翻閱。不過來得早不如 來得巧,最近翻閱這本書的時刻,正是我內心最空虛,信念不堅的時刻,書的內 容正好適當的成為一股精神力量。如果有人正好遭遇跟我相同的情況,或者是需 要一本激勵人心的書籍,這本書是不錯的選擇。